福奇不满特朗普竞选团队“断章取义 ”
综上所述,福奇对特朗普竞选团队“断章取义”的行为表示了强烈的不满 。这一事件不仅揭示了竞选团队在宣传手段上的不当之处 ,也再次凸显了特朗普与福奇在应对疫情方面的分歧。
当地时间1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与竞选工作人员通话时,对美国国家过敏症与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美国顶级传染病专家安东尼·福奇做出了尖锐的批评 ,称其为一场“灾难”,但同时表示因为担心有更大的麻烦而“不能解雇他 ”。
特朗普声称如果听从福奇的建议,美国可能会有50万人死亡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且带有个人情绪和偏见 。首先,特朗普的这一说法显然是基于他对福奇个人以及福奇关于新冠疫情建议的不满和批评。然而,这种批评缺乏客观性和科学依据。
首先,从专业角度来看 ,福奇始终坚持科学原则,对未经临床验证的治疗方法持谨慎态度 。例如,在奎宁被特朗普等人推崇为“神药”时 ,福奇明确指出,没有临床试验证实奎宁对新冠肺炎有效,因此不能向公众推荐。这种坚持科学 、实事求是的态度 ,是福奇作为专业权威的重要体现。
在疫情严重时,之前福奇是不赞同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说法的,因为特朗普出席重要场所基本都是不佩戴口罩的。这与福奇给出的建议是相悖的 。其次 ,由于之前福奇有对特朗普的言论进行纠错,可能这也导致一些支持特朗普人员的不满,从而对其造成了一定潜在的威胁。
特朗普的竞选言论 在2020年10月18日和19日的竞选集会上 ,特朗普连续两天对竞选对手拜登进行了抨击。特朗普指出,如果选民选取拜登作为下一任美国总统,拜登将会听从科学家的建议 。
民航联盟:美国冠病亡者近10万人《纽约时报》封面刊名悼念逝者
〖壹〗、《纽约时报》于24日以标题《美国死亡人数接近10万,是无法估量的损失》在头版刊登千名冠病罹难者姓名、年龄及生前信息 ,并在副标题中强调“他们不只是名单上的名字。他们曾是我们”,以此悼念逝者。头版设计及内容:《纽约时报》在头版以密集排版的方式刊登了1000名新冠罹难者的姓名 、年龄及生前信息 。
美国再次回到新增确诊新冠患者全球榜第一,局部地区被更具传染性毒株主导...
近期,美国再次成为全球新增确诊新冠患者的第一名 ,这一变化引发了广泛关注。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发布的数据显示,新冠亚种BA.11正在美国迅速蔓延,成为导致疫情反弹的主要原因之一。美国疫情反弹现状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 ,美国的新增确诊新冠患者数量持续上升,从每天数千例迅速增加至8万例左右 。
美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再次超过3万,在短短三周之内已经翻了一倍多 ,由于整体呈现上升态势,已经确定美国出现了新一轮疫情高峰。近来美国局部地区疫情已经非常严重,感染人数也快速飙升。一开始发现新冠病毒时 ,这种病毒传播能力还没有那么强,一般年轻人在感染新冠病毒之后,经过医院治疗也能很快被治愈 。
美国科学家近日发现了一种新的新冠病毒毒株,该毒株相较于新冠病毒大流行初期传播的毒株 ,具有更强的传染性,并可能导致二次感染。
早在9月23日,英国《考文垂电讯报》就曾报道 ,新变异株BF.7正在比利时、德国、法国 、丹麦和美国迅速传播。具体来说:美国疾控中心新冠数据监测发现,BF.7从开始监测以来,毒株所占百分比已在短期内上升至6% ,成为当前美国新冠病毒检出比例第三位的变异毒株。
民航通:美国更新防疫指引,病例激增地区民众室内须戴口罩
病例激增地区室内口罩令:建议病例激增地区的民众即便已完成冠病疫苗接种,在室内也须戴上口罩 。近来,全美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县是“病例激增地区 ” ,美国大部分城市区域都在建议的室内口罩令覆盖范围内,只有少数几个顶级城市风险够低,民众可不戴口罩 ,如芝加哥和费城。
死亡病例预测与防疫措施效果:华盛顿大学卫生指标和评估研究所(IHME)预测,即使所有美国人严格遵守戴口罩、避免集会、保持社交距离等措施,未来三个月(至5月1日)仍可能有至少13万人死于新冠。若人员流动性降低且社交距离规定得到严格执行,死亡病例可能减少约3万 。但在最坏情况下 ,死亡人数可能多达20万。
传染病专家、韩国明知医院李旺埈则认为,今后三四个月是地区传播高峰期,若政府及时上调防疫措施 ,确诊病例肯定会减少。他同时指出,调升措施并非万能药,民众需接受长期维持社交安全距离 ,甚至可能需戴口罩至明后年 。